宜蘭美食 雪花餅 NEW宜蘭伴手禮

最近在網路上吹起了一陣雪花風潮?到底雪花是甚麼東西呢?沒吃過你一定想不到,這雪花餅讓人吃起口感很像「沙琪瑪與牛軋糖」的綜合版,而且還愈吃愈涮嘴喔!

宜蘭美食 松滿緣手作美食~創意料理

無菜單料理是考驗師傅們的手藝,依食材的不同而變化出令人驚艷的料理,道道份量十足,適合呼朋引伴家庭聚餐情侶約會,為用餐的首選,讓你每次來都會有驚喜唷!

宜蘭民宿 羅東 66莊園

在66莊園裡 遇見了藍天白雲交織著一幅幅自然的田野美景,在庭院裡遇見了日出與月昇星空的美景

宜蘭羅東晶圓包心粉圓

風光明媚,民風純樸,有著好山好水好人情之稱的宜蘭,宜蘭人一向給予我們的印象是古意、開朗、率直、熱情洋溢、內心澎湃、親和善意,且令人懷念的人格特質。如此的寫照像極了「晶圓」紅麴包心粉圓,「晶瑩剔透,幸福相思圓」,意涵一目瞭然,熱情洋溢,令人相思懷念之情。

宜蘭民宿 蔥之鄉

三星蔥農的日子簡單、踏實。來到宜蘭後山三星,走進廣闊的美景.雪山支脈的乾淨泉水,成就了一望無際的農田.耕種著屬於自然的禮物,三星蔥、銀柳、水稻,種植到收割,有著我們的腳印與汗水、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腳踩著大自然的土地,這裡所擁有的景色,獨一無二,放鬆、簡單、慢活,是我們生活的步調,樂活、自在、舒適,就在宜蘭三星民宿蔥之鄉    

宜蘭民宿 深洲179棧

蘭陽平原得天獨厚地擁有山光水色、阡陌縱橫的田園風光,美不勝收,輕鬆騎著鐵馬享受微風吹拂的美好風光,是來宜蘭旅遊最好享受。

2018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開跑 從萬新鐵道故事出發吟遊城南.

N1106

2018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開跑   從萬新鐵道故事出發吟遊城南.

【記者朱小祿/台北市報導】2018-09-25

邁入第四年的「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今年延續「看不見的臺北」概念,以〈吟遊城南.書寫記憶〉為策展主題,即日起至10/21,透過3件臨時性公共藝術作品的設置,進入民眾生活場域,並策畫地景圖像、8場街區走讀、10場講座、2場封街等系列活動,重現消失地景,回味新店溪畔的舊時景色和文學鼎盛時的生活況味。

文化局表示,隨著不同計劃與活動的交疊爬梳積累,串連與整合,建構中的「城南生態博物館」已逐步成形。「城南」泛指清代臺北城以南的區域,此次活動關注的範圍,包含蟾蜍山、寶藏巖、自來水園區、溫羅汀街區、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紀州庵文學森林等地。城南在新店溪與南港山系的環抱下,孕育出與山水共生的多元移民文化、聚落地景、自然生態、文學藝術地景面貌,「城南」是個新與舊、都市與自然、主流與次文化融合共榮區域。

N1107

從消逝的萬新鐵道故事出發

〈吟遊城南.書寫記憶〉邀請3組藝術家團隊創作,分別為三明治工、詩人夏夏與藝術家陳建智,呈現消逝、隱匿的城南地景面貌,臨時性公共藝術作品包含「萬新鐵道.zip」、紀州庵文學森林草地上的詩句立體字塊「誰為我停留」,及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跨堤平台廣場的「微觀地理模型計畫」,充滿新店溪沿岸文史景觀說明和老照片的繪畫時光屋,民眾可透過移動式套繪裝置,繪畫出過去與現在的地景變化。

興建於1921年的萬新鐵道,是連結萬華與新店的支線,1965年悄悄走入歷史,行經城南的路線為現在的汀洲路,曾象徵著那個時代台北城南的摩登與發展。

坐落在自來水園區思源街口廣場的「萬新鐵道.zip」,是一件關於「消失」的載體的地景藝術,復刻了一段鐵軌意象,運用鋼面鏡創造鐵軌綿延的視覺效果。當年此處可是水源站所在基地,除了回味走鐵軌的體驗,民眾現場下載App即可與作品有更多互動,透過35個鐵盒子及抽屜,藉由觸覺、嗅覺和聽覺等方式就能身歷其境更瞭解萬新鐵道的歷史淵源,並結合AR擴增實境,重現鐵道行駛的影像,除了乘載過去的記憶,也經由小學生繪畫出象徵邁向未來的旅程。

豐富公共藝術系列活動登場

扣合3組公共藝術作品,策展團隊規劃10場藝術講座、8場地景導覽,6場工作坊與2場封街主題活動,講座主題分別為「城市文化與消失地景」、「藝術教育與地景記憶」及「藝術創作與地景再現」三大主軸,分享時代變遷的故事與行動;此次更特別盤點了城南地區的公共藝術作品設計在地公共藝術導覽地圖,民眾可按圖索驥尋訪互動。

地景導覽將帶領民眾踏尋水圳、鐵道舊址、文學聚落與藝術街角等,此外,1013日及20日兩周六特別規劃封街主題活動,現場閱讀市集、音樂表演及手作課程等,更多精彩活動,詳見「〈吟遊城南.書寫記憶〉」臉書粉絲專頁或活動官網,歡迎市民朋友一起了解看見與看不見的城南、過去現在與未來。

相關活動資訊與報名請參閱:

活動官網:http://2018taipeipublicart.com/

社群粉絲專頁:https://goo.gl/WUk9Fi

☆ 請選擇縣市